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看到亲爹并没有让这二位心腹重臣回避,朱标先提醒了句道。
“爹,是关于常二郎所言的那些诸科之学一事。”
老朱微微颔首之后示意朱标道。
“咱之前已然跟百室还有天德也聊过了此事,他们亦觉得诸科之学,利国利民,的确应该加以提倡,以兴诸学。”
“只不过,百室觉得,若是在这国子监中,一下子多了这么多门学科,反倒会令诸多学子无所适从,倒不如先开一门……”
百室就是李善长的字,听到了这话,想到了之前自己这位二舅子的那一波分析,这让朱标不得不承认这小子当真是脑子转得比谁都快。
早早就料定了肯定会阻力重重,而李善长又是当仿太师,虽然已经半退休状态。
可是他的意见,却很容易代表大明那些读书人的想法与心态。
朱标随即便点了点头,然后朝着李善长一礼。
“老太师所言不差,爹,孩儿也觉得,国子监成立已久,治下诸学各有所长。”
“若是贸然将那诸多学科,一股脑的塞进国子监,不但是监生们会无所适从,而且师资力量,也很成问题。”
李善长那句话,算得上是试探,就是想要看一看上位对于设立诸学之心是否坚决。
毕竟在他看来,自汉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以来,四书五经才是读书人该读的书。
至于其他杂学诸科,那些都不过是小道尔,哪怕是现如今大明因杂学受益,那也不该动摇儒学的地位。
毕竟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,大家一辈子读的都是四书五经,结果现在,突然一下子往里边掺和那么多的杂学。
而且,那些杂学进入科举,又该如何考试,这一切都是问题。
倒没有想到,这位太子爷居然会直接附和自己,一时之时,李善长也不知道该说太子殿下英明,还是应该狐疑自己的话术是不是太子殿下没听明白。
老朱也同样有点懵逼的看着自家好大儿,他可是记得好大儿对于常二郎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